时间:2023-06-02 08:45:23 | 浏览:51
本报南宁讯(记者/林雪娜)1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有关部门获悉,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日前揭晓,《刘三姐歌谣・风俗歌卷》荣获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
《刘三姐歌谣・风俗歌卷》为“刘三姐歌谣丛书”第三部,此前两部为《刘三姐歌谣・情歌卷》和《刘三姐歌谣・古歌卷》。从2010年开始,自治区有关部门与宜州政协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刘三姐歌谣”,组织学者深入歌仙刘三姐故乡宜州及周边县区民族村寨采访民间歌手,搜集到以古壮字抄写的世代相传的宜州地区有关婚俗、满月、还愿、葬俗以及娱乐习俗等方面的民间歌书,再由学者和民间歌手共同整理、翻译。
本报南宁讯(记者/林雪娜)1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有关部门获悉,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日前揭晓,《刘三姐歌谣・风俗歌卷》荣获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 《刘三姐歌谣・风俗歌卷》为“刘三姐歌谣丛书”第三部,此前两部为《刘三姐歌谣・情歌卷》和《刘
旅游君提醒:进入“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菜单,点击“八桂导览”→“旅游资讯”还可以了解更多旅游资讯哦! 新一轮微信转盘活动即将开启,点击菜单“微活动”→“转盘抽奖”,东兴屏峰雨林石门谷(步道观光)电子票,QQ公仔等礼品等小伙伴们来抽!请关
广西河池市宜州,是刘三姐故里。对于刘三姐,广西人人皆知,被称为“歌仙”。宜州是刘三姐故里,距离柳州和桂林不算太远。许多当地人喜欢唱山歌,如今在很多广西的旅游景区也可以领略其风采。刘三姐故居,就在宜州下枧河边的流河寨。这是当年刘三姐生活过的地
1、刘三姐故乡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刘三姐故居景区在桂林阳朔县与平乐县之间,群山环抱中形成一片空阔,四围的山都奇特险峻,怪模怪样,如牛如象如狗如虎豹如飞鸟者均有。 景区以龙江河、下枧河为旅游带,包括刘三姐故居、壮古佬、水上石林、歌仙桥等游览区。
著名表演艺术家、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于3月4日凌晨3时16分,在桂林医院重症监护室因抢救治疗无效逝世,享年80岁,从此世间再无“刘三姐”。1960年,时年17岁的黄婉秋在长影电影《刘三姐》中首次登上大银幕,通过这部影片走
看看刘三姐的家乡有多美,广西宜州刘三姐镇!刘三姐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区东北部,东与柳城县交界,北与罗城县四把镇和本市祥贝乡相邻,南邻宜州城区,东南与洛西镇隔江相望,西接怀远镇,总面积为352平方公里,是宜州市第四大乡镇。刘三姐乡地处广西
人们说起广西,总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刘三姐,那个美丽勤劳、明喉善歌的壮族姑娘。也会想起漓江,山水相依,山环水绕,柔媚锦绣的迷人风光。60年代,电影《刘三姐》上映时间不久便风靡大江南北,激荡了整个东南亚,社会各界公认是文艺作品中的经典。黄婉秋扮演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刘三姐”的扮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婉秋在3月4日凌晨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0岁。1960年,17岁的黄婉秋被选中担任电影《刘三姐》的女主角。自此,她的人生便与刘三姐结下了不解之缘。《刘三姐》火遍海内外,让黄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是一个民歌节,已经被国家列入广西特有法定假期,所以在广西工作的大部分小伙伴们都享受了这个节假日,可谓羡煞旁人。据说是为了悼念刘三姐,有着"歌仙"之誉。刘三姐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以她的名义所做的活动,为广西的经
金羊网讯 记者朱智祥摄影报道:“我俩结交定百年呐,哪个九十七岁死呀,奈何桥上等三年……”唱罢,“刘三姐”含情脉脉地看着“阿牛哥”,从阁楼将绣球抛向他,“阿牛哥”高高跃起,牢牢接住了这一定情信物……12月20日,记者跟随“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旅
旅游君提醒:进入“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菜单,点击“八桂导览”→“旅游资讯”还可以了解更多旅游资讯哦! 新一轮微信转盘活动开启,点击菜单“微活动”→“转盘抽奖”,刘三姐故里景区电子票,QQ公仔等礼品等小伙伴们来抽!请关注么么哒!好消息!广
近年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把传承非遗文化作为学校推进民族教育、增强民族团结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特别是把流传在当地的刘三姐歌谣进行挖掘整理,并向各族青少年学生广为传授,使其成为校园特色民族教育的“金品牌”。刘三姐歌谣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
5月6日,2023年迎夏茶祭祝融活动在南岳大庙举行。文兰/摄汉服打卡。 文兰/摄立夏茶会。曾小艳/摄立夏秤人。曾小艳/摄2013年“南岳祭茶大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名录、湖南十大茶文化事件。文兰/摄当地茶企代表在古朴庄严的音乐声中,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清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每年举行祭祀的日子有很多,一般也都是传统的民间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十四,八月十五,冬至等等,但一般都是在家里起案祭拜,只有清
客家妇女的勤劳俭朴闻名于世,“家头窖尾”“田头地尾”“灶头锅尾”和“针头线尾”四项客家人生活的劳作皆落在妇女肩上。所谓“针头线尾”,是指缝纫、刺绣、纺织等女红都能自己动手而为,制作凉帽、头帕等头饰,自然也不在话下。客家妇女的头饰分为银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