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8:42:09 | 浏览:25
从桂林永福向南而行,到了柳州的鹿寨县,这里素有“桂中宝地”之称。到鹿寨不要错过被誉为“桃园仙境”的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香桥”,听起来一个浪漫富有诗意的名字,她究竟有多大魅力?2013年,经过3700万网民的网络投票和专家实名投票,广西柳州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入选全国首届30家“中国最美地质公园”。
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以喀斯特地质地貌为主体,辅以多种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综合型地质公园,集石奇,洞幽,水秀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科学、旅游、探险等多重价值,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被岩溶地质学家称为“中国南方热带岩溶地貌景观的缩影”和“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地质博物馆”。
雨中,来到地质公园,偌大的停车场只有我们一辆车。香桥岩是一个被悬崖峭壁围锁的石灰岩溶蚀峡谷,以拥有香桥、香岩、香潭、香泉“四香”而著称于世。峡谷入口处有一狭小洞穴,称香岩。
前行不远,豁然开朗。谷底一泓墨绿的潭水映入眼帘,这就是香潭。香潭与地下暗河相通,四季长流,清幽静穆,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有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走在峡谷里,幽深山谷里的凉风迎面吹来,冷飕飕的,雨也越下越大,不由加快了脚步。峡谷峰峦叠嶂,植被繁茂,时隐时现的地下暗河与明河交替出现,山青水碧,逶迤灵秀,青翠的绿叶浸透了峡谷瀑潭,构成一幅清静、雅致、悠然的山水画。
遥望,一座巨大的天然石桥飞跨在峡谷两岸岩壁之上,横空出世,宛若长虹,即为香桥。桥体经地下河水长期侵蚀,溶洞顶板崩塌残留而形成。桥洞高55米,宽48米,桥身厚达15米,气势磅礴,雄奇壮观。桥面上绿树披荫,藤蔓垂悬;桥下钟乳石下挂,倒映水中。不由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因香桥长宽比例适中,且与周围的景色完美融合,故而被誉称为中国最具观赏价值的水上天生桥,被岩溶学家作为典范收录进《岩溶学词典》中。
洛清江从香桥下流过,碧水宛转,潭深水幽。当年,徐霞客就是顺洛清江而下抵达柳州的。江上袅袅水雾,飘渺似轻纱,升腾如云烟,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此景故而得名“香桥仙境”。
天生桥的桥拱两壁留有古河道痕迹,那一道道波痕,一个个涡穴是时光的印记,深刻永恒。桥下的水面上有几块巨石,上架一人工曲桥,行走其间,脚下水流清幽,头上石桥托天,说不清是人在桥上,还是桥在人上,只觉韵味十足。
香桥天然独特、鬼斧神工,为世间罕见。桥头石壁上的摩崖石刻“桃源真境”、“巧渡仙桥”,是人们对此景的最佳赞誉。古人有诗赞曰“香桥洞内有神仙,到此惊疑洞有天”;今人亦称赞“香桥载誉古今传,多少游人觅洞天。鬼斧神工造奇景,徐翁应悔无机缘”。
天生桥下驻足回望,远处青山环绕,近处满目苍翠。对面崖壁上有一岩洞叫盘丝洞,洞口细藤悬吊,洞内暗河通深潭,与《西游记》第七十二回中的盘丝洞、濯垢泉极为相似。电影版《西游记》便是在此取景。
过香桥,继续沿山路而行。峡谷里的水令人惊艳,浅绿、浅蓝、深绿、深蓝各种水色在这里一览无余,碧绿如玉,幽蓝似镜,幻化出一幅明净秀美的彩色画卷。魅惑了我的眼,也魅惑了我的心。
多处暗河的出水口形成涌流,其味甘香,酿酒极佳,是为香泉。渴而饮之,不仅可以强健骨骼,降低胆固醇,还有养颜美容之功效,故而又称之为“不老泉”。
走在山路上,看路旁坚硬的岩石上神奇地生长着树木,树根深深扎陷于坚石中,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这就是香桥地质公园里的一大特色——石生树。没有人能说得清树与石存在了多少年,树就这样一直生长在石头上,石头也紧紧地依偎着树,树中有石,石中有树,树石博弈,令人称奇。
不看石生树,不知世事艰。石生树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国人不畏艰苦,顽强拼搏,在艰苦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写照。
出了峡谷,步游道就和车行道汇合了。这里的车行道挺漂亮的,黄色的路面上橙褐色的圆形图案让人眼前一亮,似乎阴雨的天色也明朗起来了。
路的尽头是九龙洞。这是一个大型天然的喀斯特溶洞,以洞内九座边石坝蜿蜒如九条巨龙而得名。
九龙洞由上下两层洞穴组成。上层洞是旱洞,下层洞为现代地下河。洞内钟乳石林立,形态万千,妙趣横生,各种石花、石幔、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惟妙惟肖,让人浮想联翩。
古藤穿石、九龙戏珠、洞中沙漠、脑纹状沉积四景堪称一绝,世间罕有,令人惊叹。只是此刻是旱季,池中的水都干了,不如有水时好看。
这里游人罕见,整个景区都被我们承包了,实在是惬意之极。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是山水灵气汇聚的精华,那集桂林山水、漓江秀色、九寨风光、云南石林为一体的妙境佳景令人恋恋不舍。
距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10公里的中渡古镇是鹿寨文明的发源地。它建县于公元265年,距今有近2000年的悠久历史。历史上,中渡古镇依靠险峻幽奇的喀斯特地貌以及便利的水运枢纽优势,成为岭南的军事和经济重镇。它上通桂林,下达柳州,又处在四十八弄隘口,被誉为“四十八弄的明珠”。
古镇不大,东西南北四条街,古镇的中心就是武圣宫。很多地方都有关帝庙,但中渡的关帝庙有点不一样,庙中供奉的关公,手中拿的不是刀,而是一本书,这是当地人在传达要能文能武的一种方式。
与武圣宫一街之隔是一长溜清末古民居,皆青砖灰瓦,木质构架,体现了晚清的建筑风格,既整齐规划,又各具特色。当年的店铺商号招牌,还有迹可寻,随处可领略到古色古香的韵味。
而老街上那保存至今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院和录像厅则让我有深深的熟悉感和代入感,当年我也曾是狂热的电影迷,放了学就直奔电影院,周末泡在影院一天看三四场,电影院承载了我满满的青春记忆。
古镇最有名的地方该是古榕码头。这里屹立着两棵苍劲葱郁的古榕树,历经岁月沧桑,看尽人来人往。据说,这两棵榕树是一对恋人的化身,千百年来隔江相望,所以古镇人将他们称之为“相思榕”。古朴的青石码头,绿叶婆娑的古榕,浑然一体,独具神韵,宛若一幅“榕荫古渡”的风情画卷。电影《流亡大学》、《龙城风云》、新版电视剧《刘三姐》、2018年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家国兴旺》拍摄皆取景于此。
放眼望去,只见远山含黛,近坡浮翠,江面波光粼粼,树影隐映水中,岸边妇人洗浣,舟上渔人织网,一派诗意田园景象。这里有江南的温婉,水乡的轻柔,就和它最初的模样一样,淳朴、静谧、自然。
粤东会馆静静地隐于小巷的一隅。中渡水路交通方便,明清时期到此定居谋生的人逐渐增多,广东籍商人修建了这所粤东会馆,作为商人聚集和旅居、停留场所。走进会馆,当年这里商贾云集、谈笑风生的热闹场景仿佛浮现于眼前,令人感受到中渡昔日的繁华。
乳黄色的民国中渡县政府旧址在一片青砖瓦房中格外显眼,钟秀杰故居与之斜对而立。钟秀杰,中渡镇南街人,中国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曾任中渡知事,为革除以往县政积弊,废除苛捐杂税,深得民心。空荡的房间院落里,岁月将昔日的忙碌和繁华抹去,留下如今的沧桑和寂静。
在中渡,没有熙攘的人群,没有商业的喧嚣,有的只是沧桑与质朴,安宁与清静。走进古镇,犹如轻轻地翻开尘封的历史,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香火鼎盛的武庙,榕树缠绕的古渡,青石板路的古商道,古朴素雅的民居群……那些曾经流动的灵气,如今已斑驳成影,静静地守着岁月的年轮,折射出这片古老土地昔日的踪影神韵,再现历史长河上的朵朵浪花。
傍晚时分到了柳州的龙潭公园。龙潭公园又叫大龙潭景区,毗邻市中心,是一个集喀斯特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公园内群山环抱,形态各异的24座山峰,环绕着一湖二潭,湖光山色,茂林修竹,波平如镜,潭影婆娑,水流清澈,寂静幽深,山水交融,景色宜人。“山下清泉出,林间白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这是明代兵部侍郎张翀对龙潭仙境的印象。
大龙潭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里有古人类遗址,也有柳宗元、张翀等人文历史胜迹,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村寨各具特色。绚丽的自然风光、浓厚的人文色彩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游玩。虽然风大雨急天寒,只是匆匆一游,仍不虚此行。
隔日一早去了立鱼峰。立鱼峰是柳州最主要的名山之一,位于柳江南岸,古称石鱼山,俗称鱼峰山,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而得名。
踏上山道,便看到景贤亭。亭旁,有题刻和戴钦墓。戴钦是明代“柳州八贤”之首,他性格刚正,敢于直言进谏,深受柳州人民的爱戴,景贤亭就是为纪念这位不畏权奸、诗才出众的柳州名士而建。
拾级而上,右侧有一山洞,口宽三尺,洞内有刘三姐的塑像,称三姐岩。洞中七洞贯通,人称“灵通七窍”。明代徐霞客来此一游,盛称诸洞景奇:“是山透腹环转,中空外达,八面玲珑,即桂林诸洞所不多见也。”
三姐岩向上,是对歌坪,据说这里是刘三姐传唱山歌的地方。坪上有对歌亭和刘三姐汉白玉塑像,三姐面容端庄隽永,身姿颀长矫健,一身壮家村姑服饰给人以亲切感。柳州山歌遗风,至今犹存,男女聚会,高歌互答,妙趣欢情,每逢歌节更是人山歌海,盛况空前。塑像后方的岩壁上刻有郭沫若的赋诗“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鱼龙飞九有,神州到处是歌台”。站在对歌坪上,耳旁仿佛回响起刘三姐那优美动听的歌声,那熟悉的旋律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经翠松亭、未了亭,便登上了山顶。这里是观赏柳州全景的佳处,“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美景尽收眼底。看远处车水马龙,大厦林立,不由想起柳宗元的那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所描绘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如今的柳州再也不是当年柳宗元被贬时的蛮荒之地,而是一座欣欣向荣的繁华都市。
立鱼峰下,碧水小龙潭,柳宗元称之为“灵泉”,陆羽的《茶经》里称之为“园泉”,列入天下名泉之一。以泉水泡茶,芳香可口,取泉水酿酒,则酒醇。小龙潭又称南潭,潭西的立鱼峰突兀耸秀,潭峰相映,如巨鲤跃立潭面,形肖神似,人称“南潭鱼跃”,为柳州古八景之首。
小龙潭中有一座刘三姐骑鱼升天雕像,相传壮族歌手刘三姐在鱼峰山传唱山歌,被恶势力相逼,愤然跳潭,幸得鲤鱼相救,升天成仙。“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 这首流传在柳州的民间歌谣,不但真实地反映了柳州山歌的源远流长和它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也是刘三姐与鱼峰山历史渊源的写照。
潭畔的灵泉阁,重檐歇山顶,金色琉璃瓦。临阁仰观俯览,立鱼峰、潭中峰影,水中游鱼历历在目,人称“逸览三鱼”,很是有趣。
灵泉阁旁灵泉寺,始建于唐,后屡毁屡建,至宋代规模始大。宋代王安中《新殿记》一文记载了灵泉寺扩建情况,文中称其香火之盛,殿宇的壮丽,规模的宏大皆为“广右 ( 西 ) 第一”。
立鱼峰,有着浓厚的山歌文化氛围,集自然山水、历史、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为一体,令人流连忘返。
在柳州,览奇美山水,游纯美古镇,聆优美山歌,美哉!美哉!
#走吧自驾去旅行##广西旅游##柳州头条#
旅游君提醒:进入“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菜单,点击“八桂导览”→“旅游资讯”还可以了解更多旅游资讯哦! 新一轮微信转盘活动即将开启,点击菜单“微活动”→“转盘抽奖”,东兴屏峰雨林石门谷(步道观光)电子票,QQ公仔等礼品等小伙伴们来抽!请关
广西河池市宜州,是刘三姐故里。对于刘三姐,广西人人皆知,被称为“歌仙”。宜州是刘三姐故里,距离柳州和桂林不算太远。许多当地人喜欢唱山歌,如今在很多广西的旅游景区也可以领略其风采。刘三姐故居,就在宜州下枧河边的流河寨。这是当年刘三姐生活过的地
1、刘三姐故乡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刘三姐故居景区在桂林阳朔县与平乐县之间,群山环抱中形成一片空阔,四围的山都奇特险峻,怪模怪样,如牛如象如狗如虎豹如飞鸟者均有。 景区以龙江河、下枧河为旅游带,包括刘三姐故居、壮古佬、水上石林、歌仙桥等游览区。
著名表演艺术家、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于3月4日凌晨3时16分,在桂林医院重症监护室因抢救治疗无效逝世,享年80岁,从此世间再无“刘三姐”。1960年,时年17岁的黄婉秋在长影电影《刘三姐》中首次登上大银幕,通过这部影片走
看看刘三姐的家乡有多美,广西宜州刘三姐镇!刘三姐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区东北部,东与柳城县交界,北与罗城县四把镇和本市祥贝乡相邻,南邻宜州城区,东南与洛西镇隔江相望,西接怀远镇,总面积为352平方公里,是宜州市第四大乡镇。刘三姐乡地处广西
人们说起广西,总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刘三姐,那个美丽勤劳、明喉善歌的壮族姑娘。也会想起漓江,山水相依,山环水绕,柔媚锦绣的迷人风光。60年代,电影《刘三姐》上映时间不久便风靡大江南北,激荡了整个东南亚,社会各界公认是文艺作品中的经典。黄婉秋扮演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刘三姐”的扮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婉秋在3月4日凌晨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0岁。1960年,17岁的黄婉秋被选中担任电影《刘三姐》的女主角。自此,她的人生便与刘三姐结下了不解之缘。《刘三姐》火遍海内外,让黄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是一个民歌节,已经被国家列入广西特有法定假期,所以在广西工作的大部分小伙伴们都享受了这个节假日,可谓羡煞旁人。据说是为了悼念刘三姐,有着"歌仙"之誉。刘三姐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以她的名义所做的活动,为广西的经
从桂林永福向南而行,到了柳州的鹿寨县,这里素有“桂中宝地”之称。到鹿寨不要错过被誉为“桃园仙境”的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香桥”,听起来一个浪漫富有诗意的名字,她究竟有多大魅力?2013年,经过3700万网民的网络投票和专家实名投票,广西柳
金羊网讯 记者朱智祥摄影报道:“我俩结交定百年呐,哪个九十七岁死呀,奈何桥上等三年……”唱罢,“刘三姐”含情脉脉地看着“阿牛哥”,从阁楼将绣球抛向他,“阿牛哥”高高跃起,牢牢接住了这一定情信物……12月20日,记者跟随“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旅
旅游君提醒:进入“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微信菜单,点击“八桂导览”→“旅游资讯”还可以了解更多旅游资讯哦! 新一轮微信转盘活动开启,点击菜单“微活动”→“转盘抽奖”,刘三姐故里景区电子票,QQ公仔等礼品等小伙伴们来抽!请关注么么哒!好消息!广
近年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把传承非遗文化作为学校推进民族教育、增强民族团结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特别是把流传在当地的刘三姐歌谣进行挖掘整理,并向各族青少年学生广为传授,使其成为校园特色民族教育的“金品牌”。刘三姐歌谣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南宋诗人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我们现代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那么,阳朔山水最美的地方又在哪里?答案是“遇龙河”。四十多公里长的遇龙河两岸浓缩了桂林山水的精华,是桂林最
中国文化十分推崇茶。据说从神农时代中国人就开始饮茶,到今天少说也有四千多年了。宋元时期,斗茶、插花、挂画与品香甚至并称为上流社会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如今很多时候,我们在饭桌上还能见到以茶代酒的风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如我一般
刘三姐的故乡河下枧河,又名临江河,位于广西宜州境内,为珠江水系柳江支流龙江的支流,全长151公里。下枧河流域山清水秀、翠竹绵延、洞幽岩奇、风情万种。今年5月,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近了中国最美丽的家乡河下枧河。下枧河流经的地方每一处都有神奇的传说